棉花研究员董合林
用智慧和汗水滋润百万亩棉田
董合林正在测量棉田土壤养分含量
记者毋怡秋/文 王大川/图
棉花科研工作既是一项脑力劳动,也是一项高强度的体力劳动,尤其对于棉花栽培技术研究人员来说更是如此。每年从4月棉花播种开始到11月棉花收获结束共8个月,需要连续奋战在田间,尤其是酷热难耐的6月至8月,棉花研究员每天都要顶着烈日坚持在田间进行棉花生育性状调查和取样。
董合林就是这些辛苦的棉花栽培技术研究员中的一名,今年51岁的他就职于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正是有了他这样长期坚持在田间的辛苦付出,才陆续改良了新疆200多万亩的棉花田地,节水达到三分之一以上。
A 爱岗敬业志在棉田创高产
有人形容农科院人:“远看像卖炭的,近看像要饭的,仔细一看是农科院的。”这虽是一句调侃农科院人的话,但却形象的说出了农科院人“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的工作环境。董合林每次去海南或者新疆工作一段时间后,由于长时间在棉田调查和取样,皮肤总是晒得黝黑发亮,甚至脖颈都脱了一层皮。
董合林与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的大多数工作人员一样,由于承担的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多,任务繁重,除了正常工作时间外,晚上、周末及节假日的大部分时间都要加班进行棉田调查、整理实验结果、撰写项目总结或申报项目、撰写论文。
在董合林儿子1岁那年,他被单位派到山东禹城开展黄淮海平原麦棉两熟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工作。“每次回家探亲,头几天儿子总是不认识我,过几天就连上厕所也跟着我,唯恐我回山东。”每次回忆起那段时间的经历,董合林都是一番感慨。
上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新疆棉花产业的发展,董合林积极响应单位号召,从1997年开始,在新疆整整工作了10年,每年3月份棉花播种前到新疆,中间短暂回家探亲,11月份棉花收获后才能返回安阳。有一次农业部在检查项目时,一位农业部的领导感慨地说:“你们这种为棉花生产发展的候鸟精神,真是令人敬佩!”
B 刻苦钻研增收节支4亿元
董合林在新疆工作的10年里,针对新疆棉区降雨稀少,棉花生产完全依赖天山雪水灌溉,而水资源紧缺的状况日益严重的问题,董合林和同事们积极开展棉花节水高效灌溉技术,制定了操作技术规程,此项技术在新疆阿克苏地区和新疆兵团第一师示范推广近200万亩,累计增收节支4亿元以上。
2004年至2013年,针对我国黄淮海平原棉田肥料施用总量偏大、养分配比及施用时期不合理、肥料利用率和肥料效益低等问题,董合林和同事一起开展了黄淮海平原三大类型棉田优化施肥技术研究与示范。最后他们先后在黄淮海棉区华北平原亚区豫北、冀中南、鲁西北、鲁西南,淮北平原亚区豫东地区,京津塘早熟亚区冀东地区,以及长江流域棉区南襄盆地亚区豫西南地区进行了示范推广1217万亩,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