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官方微信
微信公众号
  1. 当前位置:
  2. 首页» 新闻动态» 最新动态

《人民日报》:让农民快乐种棉

发布时间:2014-06-16 来源 :《人民日报》2014年6月13日第20版 访问量 : 作者: 蒋建科
字体

中国农科院棉花所研制育苗新技术,实现棉花育苗的工厂化、规模化
让农民快乐种棉

      种植棉花效益高,是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然而,植棉却是一项费工费时的体力活,从育苗、移栽、防虫到采收,每一个环节都不轻松。随着大批农民进城,农村劳动力短缺,谁来种棉?如何让农民快乐种棉?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所栽培研究室主任毛树春研究员看在眼里,急在心上。
      毛树春决心先从育苗入手。育苗移栽是我国农业增产增效的绿色环保型实用先进技术,但传统营养钵育苗存在“四费”,即费工、费时、费劳动力、费钱。自2000年起,毛树春带领团队着手研究替代营养钵技术,发明了棉花轻简化和工厂化育苗新技术,攻克了裸苗移栽不易成活的难点,实现轻简育苗的高产出。单位面积成苗五六百株/平方米,实现育苗从低密度转向高密度,从繁重转向轻简,少载体裸苗移栽的成活率达到96.4%。
      在此基础上,毛树春研究团队进一步研制育苗、装苗和运输的成套设备,发明棉花工厂化育苗方法,实现了棉花育苗的规模化。团队迄今研制专利产品和技术12项,其中发明专利8项,通过专利转让,技术产品化、产品商品化,这些新技术得到迅速推广,还被列为农业部主推技术,一改传统栽培研究“两个肩膀一张嘴”的被动局面。
      毛树春团队乘胜追击,发明了移栽用圆柱切刀式的板茬打洞施肥一体机。连续研制成功半自动裸苗移栽机和全自动分苗装置,联合研制的裸苗旱地板茬移栽机,实行开沟、放苗、覆土和“安家水”的联合作业,实现了棉花育苗移栽的机械化,成本大幅降低,单苗不足0.1元钱,适合工厂化、集约化生产,显著提升科学植棉水平。
       与传统营养钵相比,毛树春团队的育苗新技术被生产实践证明具有“三高五省,循环和重复利用”的特点。三高,即苗床成苗率高达95%,比营养钵提高20个百分点;成活率高达96.4%,略高于营养钵;效益高,增产6%—20%,增效80—136元/亩。五省,即工厂化育苗和机械化移栽省工一半、省种一半、省地一半,育苗省时2—3天。
      毛树春团队的轻简育苗移栽法,只用较少的石油化学品,这一绿色生产技术已经在长江和黄淮棉区推广应用。据介绍,江苏射阳原银棉农专业合作社租赁大棚13个,采用这些新技术, 2013年以来接受订单育苗1万亩,育苗1600万株,基地采用连续育苗和周年育苗,土地和苗床的利用率提高3倍多。
      为了示范推广轻简化育苗移栽技术,毛树春倡导快乐植棉新理念,坚持“专家多走一公里,农民少走十公里”,培训进村入户,指导到田间地头。5年来,他驱车30多万公里,制作幻灯片500张,到田间地头指导农民500余次。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上一篇:我所举办消防安全演练培训活动 下一篇:中国农科院网:中国农科院科技管理工作会议在京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