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办、北京科技记者编辑协会承办的“科技赋能地膜降解”科学传播沙龙在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举办。北京市科协宣传文化部二级调研员、北京科技记者编辑协会副理事长、秘书长李磊主持。
地膜作为农业生产中的重要物资,在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随着地膜的使用量不断增加,地膜残留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峻,已成为制约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如何让地膜实现绿色降解?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农业农村部农膜污染防控重点实验室副研究员刘琪作了题为《地膜污染及生物降解地膜替代技术》的专题报告。刘琪从地膜污染、生物降解膜优势与不足、安全性评价等6个方面全面梳理了地膜在我国的应用历史以及对农业生产作出的巨大贡献,同时也指出了地膜产生的污染和治理途径,分享了团队在生物降解地膜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
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农业科学院西部农业研究中心高品质棉花生产模式与技术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宋美珍,以《新疆棉花生产中地膜的应用概况》为题,从新疆植棉历程、地膜“白色革命”、农用功能新材料等5个方面,介绍了地膜在我国棉花生产中的应用,尤其是新疆地膜农田残留状态以及提高残膜回收率的途径和办法。
中联融鑫(北京)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高级工程师张海波以《不断创新,寻求可降解地膜新突破》为主题,介绍了团队在可降解地膜方面的重大突破。早在2008年,他就开始带领团队研究可降解地膜,目前已获得1项发明专利和7项实用新型专利。该成果已在新疆棉花生产中试验示范,效果显著,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