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去年的ChatGPT到年初的Sora,短短一年间,大模型展现出重塑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强大潜力。在农业生产领域,“人工智能+”也正在带来颠覆性的变革。这不,一群“新农人”的智慧成果让“云端种地”变成现实。系列报道《“新”人出圈记》今天推出《做智慧的“新农人”》:
“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是在兰州做的一个大棚上的一个应用,香菇上的一个种植,因为香菇种植它的湿度也有一定的要求……”
在位于河南安阳的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全国智慧农业监测与控制中心,27岁的焦亚辉正通过电脑端口监测兰州一个香菇种植大棚的实时数据。虽然远隔1000多公里,但通过电脑,焦亚辉能精准控制大棚的温度、湿度。
“在云服务器上做了一个数据的整合与分析进行一个决策,再下发到我们节点上的一些操作节点,比如阀门啊,然后卷帘啊这些控制系统,这是我们一个整套的流程。”
焦亚辉硕士毕业进入这个团队刚刚两年,研究的主要方向是农业生产关键环节的智慧化管理,包括信息自动监测、智能化控制、关键传感器技术等。通俗点说,就是“云端种地”。比焦亚辉入职早一些的博士杨北方所在的棉花智慧栽培团队研究的是棉花智能化无人管理模型,最近,他们就用一个小小的智慧电动阀门,让新疆的棉农告别了人工轮灌,实现了“手机种地”。
新疆阿拉尔市十三团三连职工 桑国英:“把这个打开,第一组就开了,把第二组打开,第一组关掉,第二组就开(浇水)了。就这么方便。手机上安装四个单元,就把一百亩地浇完了,给我老汉减少了劳力,时间也省出来了。”
为实现生产率大幅提升,杨北方不断寻找bug,更新完善智慧电动阀门,让它更有“智慧”。
“我们有一套大数据系统,再加上我们在田间布置的传感器,这个数据来了之后和我们的模型进行比对,比对完了之后做出决策,做出决策然后田间的智能阀门就会开启和关闭,所以管理更精准。有利于智慧农业进行推广。”
打造农民用得起的“智慧农业”,是团队的口号。在这群年轻人的努力下,关键技术全部实现自主知识产权,价格最低仅为国外同类产品的十分之一。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棉花智慧栽培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 研究员 李亚兵:“我们是国家队,肩负着国家的历史使命,要让农民享受实惠,为农民服务,包括农田管理系统、智能控制系统,以前用国外的这一套系统,一个农场基本上几十万都进去了,现在国家给予了我们资源,我们开发的,我们全部免费提供给农民使用,这一块我们就节省了很多的费用。”
目前智慧农业管理技术示范和应用已在全国推广,“创新链+产业链”,初露端倪的农业新业态,已初步展示了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巨大潜力。当前智慧农业“卡脖子”的难题在于缺乏作物的数字化管理模型,农学和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势在必行,焦亚辉和杨北方这群年轻人也有了更广阔的舞台。
李亚兵:“我们团队最近五六年,先后引进我们通信技术、自动化控制、机械相关专业,我们把栽培的生理生态的原理跟信息技术结合起来,才能够实现我们农业的智能化、数字化管理,大幅度的我们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效率,提高产量品质,减少劳动用工,降低农民的劳动强度,未来我们的现代新型的农民也是一个很体面的一种工作,新农人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