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是我国最重要的棉花产区。中国农业科学院西部农业研究中心的棉花科研人员,通过不断研究和创新,用科技之光照亮新疆棉田,书写了新疆棉花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为提高棉花产量和品质等,宋美珍研究员领衔的高品质棉花生产模式与技术创新团队,联合昌吉州和农高区农业推广部门,在昌吉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的650亩土地上,创建了智慧高产示范棉田。该棉田以棉花大面积单产提升为目标,以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创新应用为支撑,系统集成了适于当地优质机采棉品种、增施有机肥、适时早播壮苗早发、水肥一体化等关键技术,提高了棉花品质和生产效率。
去年,中国科学院院士朱玉贤、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学庚等11位专家对该示范田进行测产鉴定,结果显示籽棉产量达750公斤/亩,创高产纪录,成为新疆棉花新品种、新模式、新产品的典范。
“宽早优”植棉模式具有增温增光、减药减肥减人工、增产增效和绿色提质“四大优势”。宋美珍带领团队推广“宽早优”植棉模式,助力实现“四大转变”,即风险棉区可变为稳产棉区、一般棉花品质可变为优质品质、中产棉田可变为高产棉田、订单生产由不可能变为可能,该模式也为解决棉花“单产徘徊、品质下降”问题探索出新路径。
如今,“宽早优”植棉模式已实现单产提升15%,年推广面积突破1200万亩,为新疆棉花“稳产保供”和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技术支撑。
新疆地区是棉花生产大省,也是粮食生产的重要省份。为实现光、温、水和土地资源高效利用,以董合林研究员为首席科学家的西部粮棉轮作技术创新团队进行粮棉等作物轮作技术创新研究,结合农业科技与作物育种技术,创新性提出棉花复种模式。
该团队在南疆多个地区连续多年进行灾后复播、两熟制种植,籽棉平均亩产超过250公斤,实现孜然/冬小麦收获后复种棉花也能获得较高产量,提高单位面积土地产出效益,为粮棉生产协调发展与良性循环提供技术储备。
育种工作是农业生产的核心。育种专家们从品种改良入手,培育出一批适应性强、抗逆性好、产量高、品质优的棉花新品种,这为新疆棉花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比如面对新疆地区土壤盐碱化等问题,邢朝柱研究员带领团队通过聚合育种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相结合的方法,培育出高产、优质、耐盐碱新品种。在中度盐碱地,新品种的出苗率均较当地往年种植品种提高30%—50%,平均籽棉产量超过400公斤,较当地往年种植品种增产20%以上,亩产增收4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