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官方微信
微信公众号
  1. 当前位置:
  2. 首页» 新闻动态» 媒体报道

[鹿城党旗红]棉田守望者刘方:三十年织就"棉田梦" 五年交出"种业芯"

发布时间:2025-11-18 来源 :鹿城党旗红微信公众号 访问量 : 作者: 鹿城党旗红微信公众号
字体

三亚的烈日炙烤着大地,在这片被誉为"基因方舟"的试验田里,全球80%的野生棉种正静默生长。这片“棉花基因库”,承载着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研究员刘方三十载春秋的坚守,更见证着"十四五"征程中,一位农业科学家以双脚丈量五大洲、以双手托起种业未来的壮阔诗篇。


初心篇:为国寻种的"种业拓荒者"

国家野生棉种质资源圃常务副主任 刘方:

这个像手掌一样的叶片,这个棉花棉种就是三裂棉。三裂棉主要是从南美洲收集过来的;像牵牛花,这个是比克氏棉,是从澳大利亚收集过来的;还有那边像三叶草一样,那个棉花叫司笃克氏棉,是我们从阿拉伯半岛收集过来的。这些都是我们棉花资源的国宝,都是我们棉花的活化石。

给学生授课的是刘方,三亚中国农业科学院国家南繁研究院研究员,国家重点研发项目首席科学家。自1996年投身棉花研究以来,他参与建设的国家野生棉种质资源圃,如今已收集保存全球80%以上可收集棉种,成为世界野生棉活体保存的“诺亚方舟”。 

3.jpg

国家野生棉种质资源圃常务副主任 刘方:

中国不是棉花的起源地,我们所有的棉花资源都需要从国外引进。原来这些种业的脉都掌握在别人手里。从上一世纪80年代开始,我们从全世界的五大洲:从澳大利亚的无人区,从太平洋的加勒帕克斯群岛和夏威夷群岛,从非洲的原始丛林,从这些原始地方考察收集。经过40多年的艰苦努力,一代一代的科学家,把全世界不同的棉花种质资源收集过来,建成了我们国家野生棉种质资源圃。

4.jpg

投身棉花研究的三十年来,刘方与团队已走遍全球十几个国家野生棉种……“十四五”期间,也交出一份沉甸甸的答卷:深入非洲获取抗病海岛棉材料,与中亚国家达成种质资源合作,填补国内耐热棉种空白……

5.jpg

国家野生棉种质资源圃常务副主任 刘方:

我们说种业是农业的芯片,资源其实也是种业的芯片。我们现在拥有最大的世界第一的野生棉花种质资源,我们就有了棉花长足可靠的、稳定可持续的、高效发展的这个基石。

6.jpg


坚守篇:无声战场的"守门人"

活体保存不仅保留基因多样性,更能观察环境变迁下的生存密码。这里每一株野生棉花,都是刘方破解“种业芯片”的密码。

7.jpg

国家野生棉种质资源圃常务副主任 刘方:

我们从澳大利亚的一个叫比克氏棉的棉种中,就发现了一个抗黄萎病的基因。如果能导到现在生产上的棉花,就可以解决棉花的癌症——黄萎病的问题。还有我们在夏威夷群岛收集到的毛棉。它是抗旱的,而且它是就在海水里生长,它也抗盐的。把这些里边的优良基因,如果能导到生产上去,那么可以很好的、有效的解决我们新疆棉花的土壤盐碱的问题。

8.jpg

在资源圃里,每一种野生棉植株,它们都没有对应的牌签介绍,只有独特的编号。所有信息只存于加密数据库——这是刘方对种业安全的最后防线。

9.jpg

国家野生棉种质资源圃常务副主任 刘方:

对于资源呢,我们分成不同的材料。如果是这些生产上创造出来的,我们希望能够最大化的公开,让我们的社会能够利用这些新创造的材料。对于一些特殊的资源材料呢,我们应该加强保密管理保护,你看我们现在这个野生棉圃都有围栏,有摄像、有监控,24小时的远程监视。这些围栏都有锁,实际上它是一个有效的保护的屏障。

10.jpg


使命篇:从实验室到田间的"燎原之火"

“十四五”期间,刘方与团队在基础研究领域:发现澳洲野生棉抗病和棉酚基因遗传密码;解析四倍体棉花演化中的分歧问题;揭示二倍体棉种进化基因结构变异的新机制,为全球棉种进化研究提供了“中国答案”。利用这些"基因密码",育种家们已育成200余个新品种,推广5.5亿亩,创造效益500亿元。

11.jpg

国家野生棉种质资源圃常务副主任 刘方:

现在我们中国的棉花已经走在世界的前面,我们已经成了领头兵。我们现在正在计划建一个全球的种质资源的实体共享和信息共享的高效利用平台。利用搭建平台不仅仅是对中国棉花的发展,也对全世界棉花的发展,都起到一个推动的作用。

12.jpg

然而,最让刘方欣慰的,是年轻科研人员的成长。“十四五”期间,刘方带领的团队青年科研人员逐渐挑起大梁,守护着棉花的“基因密码”,让“种业芯片”的根基愈发牢固。

13.jpg

国家野生棉种质资源圃常务副主任 刘方:

国家野生棉种质资源库包括我们中国棉业的发展,是靠一代一代人努力的。我是接过我们上一代人的这个担子做起来的。现在科研平台力量和国际经济力量都很高,现在的年轻人的创新性也是很好的。在电脑上,通过基因分型,通过基因测序这些现代的知识。我觉得这就是一个传承。年轻科学家希望他们能传承吃苦受累的精神,能够发展现代化的棉花。

14.jpg


不争春色的"棉花人生"

棉花也是花,不争春和夏,秋开天下白,冬暖千万家。刘方亦如此——三十年与土地为伴,从青丝到白发,把党员的初心写在每一株棉苗上。

15.jpg

国家野生棉种质资源圃常务副主任 刘方:

我们见证了我们祖国的发展,我们见证了我们中国农业的发展,我们也见证了我们中国棉花的发展: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现在已经成为全世界棉花的种植大国、棉花的纺织业大国、棉花定价权大国。作为一个共产党员,参与里边,尽到了我们自己的一份努力,感觉很欣慰,很感动,而且也是感觉自己(工作)是有价值的。

16.jpg

一名共产党员的坚守,就是让每一粒种子,都长成国家的底气。在刘方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位科学家的执着与担当,也看到了棉花产业的璀璨未来。在这片北纬18度的土地上,刘方和他的团队,仍在继续书写属于棉花的“中国故事”。

17.jpg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下一篇:[中国科学报]乙烯可正向调控棉花耐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