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部院党组统一部署,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协同7家研究所成立2个专家组闻令而动,第一时间深入河南鹤壁和安阳两市的7个县区开展抢收抢种技术指导服务工作。
因时因地 制定良策
“尽管安阳麦播接近尾声,但我们要做最坏的打算,针对上冻前仍未播种农田,得尽快拿出来年春播方案,比如青储玉米、鲜食玉米、花生等,尽可能挽回农民的损失。”专家组在调研中发现,受灾地区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受多次降雨影响,田块土壤湿度大,导致播期推迟。针对这种情况,专家组与当地农业主管部门进行紧急研讨,联合制定了《鹤壁市三县区(浚县、淇县、淇滨区)受灾恢复生产技术建议》和《安阳市(汤阴县、安阳县、内黄县、滑县)“三秋”抢种生产技术建议》,及时发送给农业农村管理部门。
同时,专家组根据实地调研受灾情况、土壤类型等因时因地施策,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及时研判生产形势,根据地块基本情况,因地分类施策,做好排水、沥水或晾墒,科学制定晚播小麦应对措施,努力扩大适期播种面积。11月初,专家组同安阳市农业农村局同志在调研安阳市汤阴县时,发现还有大面积岗地坚土地块,尽管地里已无积水,但耕层30厘米以下为黄胶泥地,湿渍无法下渗,散墒缓慢。看到农民拿着耙子在地里散墒时,专家组成员杨兆生暗下决心,“农民不容易,作为国家队的农业科技工作者,我们一定要为老百姓造福,筛选出种植区域广,播种期弹性大,早晚播均能高产的小麦品种,把听得懂、用得上、有效果的技术送到老百姓的手中”。
深入研究 以往鉴来
在开展技术服务指导的同时,专家们积极开展调研,发现在农业政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例如缺少应对极端气候及突发气象灾害的农业生产技术及农业机具和设备;蓄滞洪区灾后排水问题;缺乏长期有效的多方合作机制等。“当前高标准农田建设过程中,资金基本都投入到灌溉设施的建设中去了,忽视了排水渠、沟的建设,应强化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灌排并重。”专家组成员王芊介绍。
专家们表示,针对此次技术服务中发现的问题,将依托中国农科院专家人才和设备优势,定期组织农业专家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培训、现场指导等活动,引导农民积极开展生产自救,保障灾后作物正常生产、人民生活和生产信心有序恢复,最大限度降低灾害损失,为明年夏粮丰收奠定坚实基础。
用情用力 护航“三秋”
“暴雨过后,走进灾区的第一印象就是难,大部分农户都被水淹,全部断水、断电,农田近70%受灾、绝收地块将近一半,心情很是低落。从7月末到11月初,看到各级领导、专家、志愿者忙碌救灾的身影,心里又感到无比的欣慰。”专家组成员徐开杰动情说道,“作为抗灾救灾的一员,看到玉米基本收获完了,小麦也都种进去了,心里踏实了不少,能为灾区做点事,让我由衷地感到自豪。”
当前播种处于收官阶段。下一步,专家工作组将在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的同时,持续推进7县区抢种技术指导工作,积极联络协调具有机械现代化程度高、播种机械样式全的企事业单位为相关县区就近提供机械服务,确保完成适时抢播任务。专家组成员李伟说,“针对今年特殊情况,小麦出苗后,我们将持续做好冬小麦田间技术指导,全力支撑明年夏粮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