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官方微信
微信公众号
  1. 当前位置:
  2. 首页» 新闻动态» 媒体报道

《经济日报》:一心只为“中国棉”

发布时间:2014-06-26 来源 : 访问量 : 作者:
字体

一心只为“中国棉”

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科技创新纪实        不久前,一篇亚洲棉全基因组测序论文在国际权威杂志《Nature Genetics》发表。破解棉花基因组信息,对解析其高产、优质、抗逆遗传机制有重要作用。这项研究的发起者是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论文的发表标志着我国棉花基因组研究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建所至今的57年里,中棉所共培育出88个不同类型的棉花品种,对我国棉花产业发展具有里程碑作用。仅在1990年至2010年,中棉所系列品种就累计推广3.57亿亩,占同期全国棉花种植总面积的26%,最高时达50%。在粮棉油主要农作物中,同一单位品种在全国如此长期、大面积推广种植绝无仅有。

  服务产业需求

  6月15日,河南省安阳市白璧镇张家庄村附近,在大片棉田中,中棉所党委副书记宋国立教授正在为来自国外的10多个留学生讲授棉花课程。他告诉记者,目前我国棉花平均亩产超90公斤,居世界第一,留学生正是冲着我国棉花的科研实力而来。

  据宋国立记忆,上世纪90年代初,一场毁灭性的棉铃虫害使我国的棉花产业濒临绝境。3年间,棉花面积从1亿亩锐减到6000万亩,经济损失超过400亿元。此时,某家国外公司表示愿以9000万美元的价格提供转基因抗虫棉育种材料,但坚决不出售核心技术。遭到拒绝后,其在华设立分公司,推广转Bt基因抗虫棉,到1999年时已占我国95%以上的抗虫棉市场。

  “不能把中国的棉花安全交到别人手里。不论多么困难,一定要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转基因抗虫棉。”现任中棉所所长李付广当时还是科研队伍中的一个小伙子,但他和众多老专家一样,认识到了受制于人的危险。面对我国棉花产业的困境,中棉所先后培育了中棉所29、中棉所41,使我国成为全球第二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转基因抗虫棉的国家。最终,国产抗虫棉市场占有率由1999年的5%上升到2010年的98%,那家跨国公司只得退出中国。

  我国棉花生产人工费占生产总成本的50%以上,棉花种植比较效益低,黄淮传统棉区的农民种棉意愿在下降,这给中棉所提出了新课题。

在中棉所的温室大棚里,记者看到一垄奇特的棉花,株高不过半米,长得笔直,叶片比常规棉花小很多。育种室主任范术丽说,利用矮化基因从遗传上调控棉花株高,选育出的品种,能充分利用光热资源,又能减少人工调控。中棉所目前正利用该材料,培育适于密植和机采的稳定株系。

  从协作推广药剂拌种,实现了新中国成立初期棉花亩产历史性翻番,到成功培育早熟短季棉,创立了麦棉两熟耕作模式;从精心繁育抗病优质棉品种,挽救濒临绝境的新疆棉区,到创制了棉花矮化材料,培育合理株型的机采棉……,中棉所的科学家们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增加了棉农收入、提高了纺织品质量,为国家棉花产业提供了科技支撑。

  致力行业引领

  走进中棉所科研楼的棉花规模化转基因平台的组培室,只见铁架上一层又一层密密麻麻排列着组培玻璃瓶。瓶内逐个编码的是植入目标基因的棉花内茎微段、产生胚芽表达的胚状体、长出完整茎叶的再生苗。据介绍,该平台年产转基因植株1万株以上,年转化验证外源基因160个,利用该技术体系,已获得转基因棉花材料2000余份。

  据李付广介绍,为了突破棉花生物技术研究领域的障碍,中棉所联合60多家上游基础研究和下游育种单位,建立了棉花规模化转基因技术平台,形成了棉花“基因转化—种质创新—品种培育—产业化”的研发体系。利用该技术平台培育的第二代转基因棉花新材料,已发放全国32家育种单位,预计未来8至10年将有60%的棉花品种具有该材料遗传背景,摆脱高端原棉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

  中棉所是国内棉花研究的龙头,但他们想到的并不只是自己。中棉所南繁基地一直为全国棉花界提供南繁科研服务,搭建起公益服务平台,实现资源有效共享。30多年来,通过南繁科研中心育成的棉花新品种(系)已有300余个,多个品种年推广面积达1000万亩以上,产生了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

  “我们已组建了研究上中下游的12个创新团队,并建立了以关键技术突破为目标的内部协同机制。”中棉所栽培室主任毛树春说,“产业链”式科研组织方式将科研分为理论、技术、材料、基因、产品、方法等6个链环,环环相扣,各个环节联合攻关,提高了全所的整体创新能力。

  老所长喻树迅院士告诉记者,“只要不断创新,中国人一定能搞好棉花产业、解决穿衣问题!”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上一篇:中国农科院网:棉花所创新驱动发展经验引起广泛关注 下一篇:《中国科学报》:在国家最需要的地方扎根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