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定棉花谋大局 汗洒南疆润荒漠 记中组部、共青团中央第16批博士服务团成员马小艳
编者按:马小艳,中国农科院棉花所副研究员。作为中组部、共青团中央第16批博士服务团成员,于2014年11月赴新疆南疆塔里木大学开展为期3年的援疆工作,任塔里木大学校长助理。期间,她组建了我国首个集棉花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研服务于一体的专业型学院——棉花科学学院;积极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开创校所协同培育区域专业人才典范,开设棉花科学方向本科生实验班,以培养棉花科学方向专业型技术人才和科研人才。作为一名中共党员,她认真贯彻“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落实“三严三实”教育实践活动,为维护民族团结,支撑新疆现代农业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现将她的援疆故事刊登,供学习参考。
“我们是组织派来援疆的,而你是‘自由恋爱’,为了‘爱情’来援疆的。”身边的援友常这样对马小艳说。说起她的援疆经历,与绝大多数援疆干部略有不同。
情系棉花 服从大局
为了适应我国棉花产业重心逐步向新疆转移的发展趋势,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瞄准新疆南疆,我国棉花的主产区,希望能发挥其全国棉花科技领头羊的作用。
那么如何才能更好更快的让新技术和新成果在新疆这片大地上生根发芽?必须找到一个落脚点。在当前,创新空前活跃、合作成为趋势的大科学时代,协同创新是一个十分有效的途径。
塔里木大学在南疆已经茁壮成长了近60年,作为南疆唯一一所以农起家的大学,理所当然应该是棉花所科研团队进军南疆的理想合作伙伴。经过几轮沟通之后,双方一拍即合,决定携手为南疆棉花产业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为了保障合作顺利进行,棉花所领导决定派一名科研人员赴塔里木大学,充当双方合作的桥梁和纽带。
“当所领导找我谈话时,我爽快地答应了,其实当时我对新疆一点儿都不了解,也不知道塔里木大学具体在哪里,当时的想法就是服从组织安排,领导既然找到我,一定是经过深思熟虑的。”马小艳说。
2014年11月初,带着领导的殷切希望和家人的大力支持,马小艳踏上了3年的援疆之路,从华北平原辗转到西北沙漠边陲,来到塔里木大学,担任植物科学学院副院长,主要负责双方单位在棉花科技方面的合作。
经过一年援疆锻炼,在各级组织和领导的关心下,2015年11月,马小艳有幸转为中组部、共青团中央第16批博士服务团成员,担任塔里木大学校长助理,协助学校领导分管科研工作,主要是继续推动中国农科院“十一所一院”和塔里木大学的全方位深度融合发展。
老少携手 无悔援疆
初到新疆,面对新的工作环境、新的人际关系,马小艳很快就适应了,然而让她最难熬的是对孩子的想念,毕竟那时孩子才刚满三岁,由于爱人工作的原因,也不能将孩子带在身边,只有托付给爷爷奶奶带回老家照顾。
“白天忙碌的工作,让我无暇思念。但每到夜深人静的时候,孩子的呼唤总是萦绕在耳边,尤其是听到孩子生病的消息时,更是让我感到无比的愧疚。”马小艳说。
爱人心疼她每次打电话时的哭泣,“干脆把孩子接到你身边吧。”是呀,为什么不能让孩子一起过来呢。正好孩子也到了上幼儿园的年龄,在家人和学校领导的鼓励下,她决定将孩子带到身边,在塔里木大学附属幼儿园上学。
但是,新的问题又来了,她的工作经常要面临加班和出差,不能因为带孩子耽误工作。这时淳朴的公公婆婆成了她坚强的后盾,“你就安心工作吧,孩子我们帮你带,你到哪里我们就跟到哪里。”就这样,她由孤身一人援疆变成了一家四口共同“援疆”。
但是事情总是不能圆满,她的后顾之忧是解决了,可是她常常会觉得对不起公婆。公婆在家乡生活了大半辈子,此时又得跟着她背井离乡,抛下90多岁的老母亲。她认为只能加倍的孝敬公婆,才能弥补她的亏欠。
“在我的援疆路上,军功章上有我的一半,也有家人的一半。公婆的支持,丈夫的理解,是我坚持援疆的最大精神支柱。”马小艳说。
牵线搭桥,积极打造农业科技创新合作平台。2015年8月24日,由塔里木大学、中国农科院棉花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合作共建的棉花科学学院在塔里木大学挂牌成立。
作为我国首个集棉花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研服务于一体的专业型科学学院,棉花科学学院的成立不仅标志着塔里木大学与棉花所的合作上升到了全新高度,也意味着校所、校地在积极探索“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步伐,对提高南疆植棉效益,带动农民脱贫致富、维护边疆长治久安和周边国家安全稳定将产生深远影响。
穿针引线,着力为南疆产业发展培养急需人才。“当前,国家“一带一路”和新疆南疆发展战略中,人才最关键,也最紧缺。”马小艳认为,联合培养人才是校所深度融合发展的重中之重。
为了满足我国尤其是新疆棉花产业发展和棉花西进中亚战略发展需要,经过她的牵线搭桥和双方多次探讨论证,棉花所与塔大联合开设了棉花科学方向本科生实验班,皆在培养棉花科学方向专业型技术人才和科研人才。
从2015年开始,棉花所每年从塔大棉花产业相关专业遴选约30名本科生,采取“3+5”的模式,即前三学期在塔大完成基础理论知识学习,随后进入棉花实验班,继续学习农业基础知识,其中一年时间赴河南安阳棉花所进行棉花相关知识系统学习和生产实习。
目前,首届棉花实验班23名学生已顺利毕业,第二届27名实验班学生正在棉花所进行为期一年的理论知识学习和生产实习。“共建棉花实验班,是塔里木大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新探索,也是校所协同培育区域专业人才的典范。”马小艳说。
攻坚克难,坚持投身科研工作。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在马小艳看来,援疆工作固然重要,而专业依然是立身之本,不能因为援疆落下科研工作,要努力做到工作、科研两不误。
在完成领导交办的工作任务的同时,她坚持挤出时间不断跟踪学术前沿,尽力完成各种田间和室内实验,保证科研顺利进行。
援疆期间,她积极参与申报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地区基金和青年基金,并获批2017年度地区基金项目资助,她希望通过项目支持,与长期坚守在南疆的科研工作者共同开展科学研究,为南疆科研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她与塔里木大学植物保护专业教师合作申报获批了2016年度兵团科技攻关与成果转化项目“南疆棉田无人机防控关键技术的研究与示范”,希望能推动无人机飞防技术在南疆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与塔里木大学教师共同编著科普图书《新疆棉花不同生育期病虫草害防治技术》和《棉花病虫害防治彩色图谱》(维汉双语),制定棉田病虫草害防治技术地方标准3项,获批软件著作权2项,在这些成果的基础上,共同申报了2017年度兵团科技进步奖。
俯身桃李,再次走上三尺讲台。当一名老师曾是她的梦想,所以上大学时选择了华中师范大学,可是阴差阳错,一口气读完了博士,走上了科研道路,找工作时又进入了纯粹的科研单位。本以为自己再也没有机会走上讲台,没想到援疆圆了她这个梦想,塔里木大学给了她这个机会。
一到塔里木大学,她就向所在学院领导说明了自己的想法,想给本科生上课。“后来承担的植物保护专业必修课《杂草学》,与我的研究方向十分吻合,这也算是我援疆工作的意外收获。”马小艳说。
“读研究生期间,两年的西藏生活锻炼了我的体能和意志,那么3年援疆经历,无疑是让我灵魂得以升华的绝好机会。”对于三年援疆工作,马小艳觉得自己是幸运的,因为援疆收获了永久的宝贵精神财富。
马小艳说,3年援疆经历,让她切身感受了新疆和兵团的历史文化和发展现状,尤其是南疆的特殊环境,磨练了她的意志、锻炼了能力、增长了才干,这是她弥足珍贵的经历和记忆。
版权所有 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豫ICP备12016946号-1 地址:河南省安阳市黄河大道38号 邮编:455000
Tel:(0372)2562200 E-mail:mianhuasuo@caas.cn 豫公网安备41050202000117号
技术支持: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