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3日,在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内,来自巴基斯坦的博士后费萨尔正在和其他成员一起做科研实验。费萨尔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2020年招收的博士后,目前他主要进行关于陆地棉适应性的进化研究。2020年11月,经人社部、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审核,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正式获批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有关负责人介绍:“中棉所在国家级科技平台的基础上,将集聚科研智慧,推进多方合作,为进一步拓展引才引智渠道、加强研究所与高校合作、培养优秀科技创新青年人才提供平台。”
“棉花是重要的经济作物,是纤维的主要来源。目前,在世界上为数不多专业研究棉花的机构中,中棉所是比较好的研究机构之一。在这里学习,不仅能够学习掌握培育棉花新品种的方法,还能进一步了解揭秘棉花基因的奥秘。最近,我们实验室鉴定到一个野生棉品种的优异基因,正在进一步研究该基因在不同棉花品种中的差异。”实验室内,费萨尔告诉记者。
近年,中棉所将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植根于创新发展各项工作中,大力实施人才强所和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先后与郑州大学、河南师范大学等4所高校签署所校协同创新合作协议,共建“棉花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基地”。2020年,科学技术部批准中棉所建设“国家引才引智示范基地”,为进一步拓展该所引才引智渠道、搭建人才交流平台、组织交流活动奠定了坚实基础。
中棉所有关负责人介绍:“中棉所以博士后工作站为纽带,创新了博士后的联培模式,推进一流院所、一流大学和一流企业联合,使产、学、研深度融合。同时,我们制定了博士后的管理制度,优化了博士后的薪酬待遇,实施‘优农计划’和对优秀博士后的奖励措施,积极为博士后搭建成长平台。”
“十三五”时期,中棉所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四个面向”“两个一流”指示精神,全面加强棉花应用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在棉花全基因组重测序等基础研究、棉花“三系”育种技术体系、优良棉花品种选育与应用、智慧农业系统、轻简绿色高效栽培等方面取得一系列创新成果,获得国家级奖励1项、省部级奖励16项,通过国家审定品种17个、省级审定品种64个,获授权专利300余项,获新品种权38个,审定通过并发布实施行业标准15项、地方标准31项。
目前,中棉所与郑州大学已经签订合作协议,共建农学院,联合招收博士后。下一步,中棉所还将充分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实验室和国家引才引智基地的优势,加强与国内外一流大学、科研院所和优秀企业的合作,加大对优秀博士后的培养力度。
“近年,中棉所坚持人才优先发展战略,高度重视人才的培养和引进。目前,我们有院士两人、国家百千万 人才工程5人,两人获得国家创新争先奖,有三四十人获得省部级及以上人才称号。强大的人才队伍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提供了强大的师资力量,进而为培养和造就一批具有创新能力的优秀青年博士后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们将继续坚持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面向’‘两个一流’要求,结合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培养一批优秀的青年拔尖人才。”中棉所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