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官方微信
微信公众号
  1. 当前位置:
  2. 首页» 新闻动态» 媒体报道

《中国科学报》:新“花”怒放在边疆

发布时间:2018-10-24 来源 :《中国科学报》2018年10月24日第8版 访问量 : 作者: 王方
字体

51团4连棉花示范田机械化作业    王方摄
  “从郑州辗转两趟飞机,外加4小时的车程,整整一天折腾到达目的地,我的心就已经凉了一半。”回想起今年3月初第一次前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进行科技扶贫工作时,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专家郭志刚说道。如今,看着田里朵朵盛开的棉花,他又高兴地说,“我们一点点地看到了希望。”
  日前,国家棉花产业联盟(CCIA)科技扶贫暨棉花绿色发展研究与示范现场观摩会在新疆图木舒克市召开。春天播种、秋天收获的目标达成,这让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梅旭荣感到很欣慰,“中国农科院棉花所有责任、有义务为棉花主产区的高产优质、脱贫攻坚工作贡献积极的力量。”
  走到一片技术“荒原”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7年,新疆棉花产量已经达到全国总产量的74%。然而,“新疆棉花存在一个重大问题,就是整体品质变差,这也意味着棉花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由量向质转变的过程中,将面临很大的困难。”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副所长、国家棉花产业联盟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西岭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在兵团第三师51团4连开展棉花绿色发展研究与示范及科技扶贫工作,是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西部农业研究中心与兵团科技局、农业局等单位密切合作的一个切入点。
  “这项工作是中国农科院落实党中央、兵团发展指示精神的一次行动,是落实农科院和兵团双方合作框架协议、服务兵团向南发展的一项举措,也是落实科技创新发展战略、科技扶贫工作的一种有益探索。”梅旭荣说。
  专家调研发现,兵团第三师51团4连居民95%以上为少数民族,棉花是当地居民的主要经济来源。但当地棉花生产机械化水平低,以传统粗放式管理、手采棉为主;棉花种植成本较高、经济效益差,优质棉比率低。可以说,三师51团4连是兵团经济最不发达、植棉技术最落后的连队。
  与少数民族棉农沟通的语言障碍、人多地少、气候恶劣、耕地条件差、极度缺水都是摆在科技扶贫项目面前的障碍。
  比如,每年3月初到5月中旬,当地处于沙尘频发季节,天空一半时间都被沙尘遮蔽,阳光的缺乏对作物生长极为不利。再如,南疆普遍缺水,51团4连可以说是南疆最缺水的地方。棉花全生育期在极力争取的前提下也比正常棉田要少浇40%的水。但是,只有克服了这些困难,才能示范带动棉花生产、实现科技精准扶贫。
  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所长、国家棉花产业联盟理事长李付广表示,在南疆棉区,围绕我国棉花产业的发展,探索市场化运营“棉花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联合体模式”,开展“南疆优质棉持续高产高效技术集成与示范工程”,集成优质棉新品种、机采种植模式、水肥一体化、全程机械化等高产高效精准管理一体化技术,与兵团向南发展、科技扶贫、“访惠聚”驻村工作进行协调融合,对于实现科技扶贫战略、真正惠农富农,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就这样,实地考察后,郭志刚立马“上书”牵头单位中棉所——“51团4连不适合做科技扶贫项目”。“但是领导们坚持认为这项工作对于新疆棉花产业转型升级及科技扶贫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我们去试一试,闯一闯。经过再三动员,我决定接下这个‘艰巨’的任务。”他说。
  “力争利用三年时间,使兵团第三师民族棉农植棉水平明显提高,民族棉农植棉效益显著增强。”梅旭荣说。
  CCIA力量的注入
  记者了解到,本次项目的研究示范并不是由一家单位或某个人来做的,而是国家棉花产业联盟以企业为投资主体,按照市场规则,把棉花生产链“种—水—肥—药—械”五个环节以众筹的方式联系起来,组建“科研院所+科技型企业+合作社+农工(农民)”的规模化技术经济联合体。
  新疆中农优棉棉业有限公司、中国农科院棉花所植棉技术标准化创新团队负责优质棉“良种+良法”的生产新模式;图木舒克银丰现代农业装备有限公司负责棉花全程机械服务;新疆沃达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负责全程水肥运用;新疆疆天航空科技有限公司负责航空植保及大数据服务。
  就在他们投入科技力量的51团4连示范田,棉花所专家与当地棉农算了一笔账,土地流转每亩地650元,对棉农来说是个相对稳定的收入;土地流转后,农民还可在流转的土地上务工,又增加了一项收入来源。同时,与原来的低产棉田300千克籽棉/亩相比,示范田增产近50%,平均增产数量达150千克/亩,加上成本的节约和品质的提高,收益有望翻番。
  “这种机制的创新是有生命力的,实现了联盟增效、农民增收、政府增光的效果。”梅旭荣评价道。那么,他们都用了哪些“法宝”?
  科技扶贫项目首先做的是集成示范新品种、关键植棉新技术。这包括“双29”以上优质棉新品种、“宽早优”机采棉种植新模式、全程农业机械化、农田精准作业、滴灌水肥智能化等高产高效技术。
  以“宽早优”植棉模式为例,这是对新疆“矮密早”种植模式的继承和发展。该模式采用2.05m宽膜覆盖,一膜3行、76cm等行距种植。一膜6行变3行、每亩1.8万株变1万株,这不是退步了吗?
  中棉所植棉技术标准化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助理宋美珍研究员解释说,“密植虽然能促进早熟,但密度过高反而不利于早熟。当密度超过1.5万株/亩,会造成群体荫蔽、光照条件恶化,导致中下部棉铃大量脱落,外围铃发育期延长,使有效结铃期推迟、变短,产量、品质下降。加之密度越大,需要株高越低,严重影响机采棉质量。”
  “宽早优”模式让结铃空间提高了40%以上,下、中和上层的光照强度分别增加40%、37.5%和61.5%,膜下5厘米和10厘米地温日均分别提高2.5℃和1.2℃。值得一提的是,“还方便了机械作业,减少了棉花打顶、化控、病虫害防治等管理用工。由于管理便捷,原来1个人管理30~50亩可提高到100~200亩,实现了节本增效。”宋美珍说。
  依靠科技的力量,专家们正在建立1300余亩核心示范区,辐射带动周边5万亩,之后将建立优质棉生产示范基地,提升新疆棉花品质,形成简约化、可持续、可复制、可推广的优质棉绿色高效综合技术体系。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上一篇:《中国纺织报》:国家棉花产业联盟打造“CCIA棉花”品牌 下一篇: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中国高质量棉花也有了品牌 沪上举行“CCIA”品牌授权签约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