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为宣传我所在新疆的棉花科技创新工作,受所领导的委托,我前往新疆阿拉尔综合试验站拍摄播种工作。中午,与抗逆棉花育种课题组的石建斌博士等三人乘飞机抵达阿克苏,赶往位于阿拉尔农一师七团的玛滩镇,拍摄新疆中棉公司的播种画面。晚餐前,抵达阿拉尔市。至21日早晨飞赴乌鲁木齐,与试验站的工作人员和安阳所部赴新疆播种的课题人员共计30余人,同吃、同住、同工作了5天,在所网站上发布有关播种工作视频4个。现将有关工作和生活片段记述如下:
一、试验站简介
我所于1998年9月在新疆阿拉尔农一师九团科技连设立南疆生态试验站,选育适宜南疆种植的棉花新品种,发展农一师棉花生产,并带动南疆棉花产业。站址经过数次变迁,2014年1月,搬迁到阿拉尔农一师十团,更名为阿拉尔综合试验站。这个试验站是我所设立最早的试验站。
站里有工作人员7名,站长李运海,常务副站长王宝全。李运海,1965年生人,小我两岁。1998年,30岁出头的他,遵照所领导的指示,3月份从我所海南崖城南繁基地带着中棉所35种子飞抵新疆阿拉尔,就留在此地,开始了长达25年的新疆工作和生活,为中棉所35等棉花新品种的良种繁育与大面积推广,解决当地棉花生产上遇到的枯萎病为害重、产量低、品质差等问题,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和汗水。
他告诉我:自己就要退休了,这两年主要是做好传帮带、交接班的工作。
站长李运海(左)向年轻同事传授工作经验
二、播种工作
阿拉尔站有639亩试验地,由站里负责播种前的灌水、整地、覆膜、打孔和铺滴灌带等工作。
做试验的棉种,大多是在安阳所部脱绒、按序排列准备好邮寄过来的。安阳所部课题人员抵达试验站后,首先要领取种子并进行核对。
石建斌博士(左)与助手在核对邮寄过来的棉种
试验站的棉花播种采用人工精量点播方式,播种人员系临时招募,每两人一组,一人操作点播器负责播种、一人负责覆土。现场观察,多为夫妻结伴而来。由于每天能找到的播种人员数量不确定,具体那天播种那块地,基本上是提前一天,几个钟头才能确定。
一人播种 一人覆土
早上7时许,全体工作人员和有播种任务的课题人员起床、早餐。早餐后,他们各自开着电动三轮车带着播种工具、棉种下地。9时许,播种人员抵达后开始播种。13时许,参加播种的工作人员和课题人员,与播种人员一道在地里吃从阿拉尔订购的盒饭。1个小时后,继续下午的播种至晚上8时左右结束。
每天播种,工作人员都要在地里来回走,检查播种质量和覆土质量,确保顺利出苗,为全年的试验奠定良好基础。
播种期间,工作人员每日工作时间长达12个小时。
4月19日8时,石博士开三轮与助手下地播种
常务副站长王宝全(右)向播种人员演示正确的覆土方法
4月19日20时,乡村振兴团队的高奇完成当天播种归来
今年在阿拉尔播种时,4月19日中午,沙尘暴突袭,风很大,据说是近十年没有遇到。试验站决定当日下午中止播种。
4月19日13时居住小区 沙尘暴来临情形
安阳过去的20多名课题人员,以青年人为主,也有几个老同志。青年人是主力军,是我所未来的希望。老同志则乐于传授工作经验,助力青年人成长。
黄殿成(右)讲述种植密度计算方法及其在宽早优模式上的应用
董合林(左)传授取土样方法
在新郑机场偶遇同去阿拉尔试验站播种的杂优课题组的同事戚廷香。她讲:这是她在新疆工作的第十个年头,也许是最后一年,因为明年将要退休,要利用好有限的时间,站好最后一班站,为选育适合新疆的新品种而努力。
戚廷香在新郑机场候机
三、住宿条件
试验站在当地居民小区租赁了一些二室一厅房屋,供工作人员和安阳赴疆课题人员居住。播种期间,去的人比较多,住房紧张,我和石建斌博士就被安排到了试验站常务副站长王宝全的房间。我因年长,住了一个卧室,石博士则住在客厅用玻璃隔断隔出的房间里。客厅配有饮水机、电视、沙发等家具,卫生间里的洗漱台旁边放着一台双缸洗衣机,与抽水马桶/淋浴间之间设有隔断分开。宝全副站长告诉我们,为防备停水或水压低,洗澡前要准备一盆水,洗衣机使用后洗衣桶中也要接满水……。
我们住的这个房间是试验站工作人员用房,只配了一张办公桌。宝全副站长白天外出播种时,我和石博士可一人使用此桌,另一人或在床上或在折叠椅上办公。
4月18日晚21时 忙碌一天的王宝全向所里上报统计资料
时间同上 石博士的居住和办公情形
我的居住和办公情形
四、餐饮状况
试验站设有专门食堂,聘请厨师1人。为合理安排餐饮数量,食堂建有餐饮微信群,来自安阳所部的课题人员被及时拉入群中,因故不在食堂的就餐人员及时在此报告。一日三餐主要为,早餐每人一个鸡蛋、馒头,配有小菜,喝的是牛奶或豆浆,每天一换。午餐因有播种工作,做的比较简单,米饭或面条,亦是每天一换。即便是家常的、隔天一次的面条,卤子也不同。晚餐则较丰富,八九个菜,荤素搭配,放在圆桌上。播种期间试验站还提供啤酒供大家小酌,人们围坐一起,互相交流,不时调侃、斗嘴,气氛融融,一天的疲劳得以很快消除。印象最深的一是厨师有时忙不过来,就餐人员主动帮忙上菜盛饭;二是厨师自己卤的猪蹄、猪头肉和牛肉,口味极佳;三是各种主食管够;四是就餐人员随到随吃,保证能吃上热饭,吃的好、吃得饱;四是就餐人员能做到自行收拾干净餐桌、餐凳,既为后来者提供干净的桌面,亦可减轻厨师的工作强度,这是值得在安阳所部食堂推广的。
早餐
4月17日午餐 面条 土豆蒜薹肉丝卤
4月19日午餐 面条 土豆胡萝卜肉丁卤
晚餐
棉花虫害防控与生物安全团队的张开心在帮忙上菜
餐后,就餐人员自行整理干净餐桌并摆放坐凳座椅
这五六年,我几乎每年都去阿拉尔试验站,只是这5天的沉浸式深度体验,对其有了更深的认识。我们常说的管理理念、服务意识,寓管理于服务之中等,在这里得到充分展示。
播种期间,试验站全体工作人员,从站长到会计,全部下地参加播种工作,现场组织协调、检查改进播种质量、维修点播器、协助摆放种子等,并与课题人员、播种人员一起在地头吃盒饭。这种全员深入工作一线参与具体工作的管理方式,确保了播种工作顺利完成。
令人难忘的是餐饮。早餐、中餐是随到随吃,晚餐则是等到完成播种工作,待同事们都从地里返回后再开饭。热乎乎的饭菜、可口的味道、干净卫生的环境,让人感到家的温暖。一顿愉快的饭菜,就是用心营造一个好的生活环境,就是用心落实服务科研工作、服务科研人员的具体体现,不仅让人感到舒心,很快消除疲劳、恢复体力;更能凝聚人心、汇集力量,同心同德向前进;进而坚定信心,高质量完成科研任务。心有所信,方能远行。
借用同事的一句话作为本文的结尾:阿拉尔虽远,但近在心中。我以为,这是对阿拉尔试验站工作的最好评价。
版权所有 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豫ICP备12016946号-1 地址:河南省安阳市黄河大道38号 邮编:455000
Tel:(0372)2562200 E-mail:mianhuasuo@caas.cn 豫公网安备41050202000117号
技术支持: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