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17日以来,河南省遭遇持续性降雨天气,多地出现大暴雨乃至特大暴雨,降水量打破历史记录。安阳启动防汛应急I级响应,7月19日至22日,安阳全市平均降水量304.6毫米,与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一墙之隔的监测站点降水量更是达到657.8毫米。
面对连日的降雨天气,中棉所严格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防汛救灾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和农业农村部、中国农业科学院关于抗汛的工作部署,始终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严密部署、抓细抓实各项防汛救灾措施,科学有序、及时有效地应对汛情,全所人员齐心协力,众志成城,防汛救灾,充分展现了中棉所人良好精神风貌。
7月21日夜间暴雨持续侵袭,紧邻中棉所的洪河汛情告急,让研究所面临巨大威胁。面对来势汹汹的洪水,所领导冒着瓢泼大雨察看险情,科学研判,及时部署防汛工作,全力做好防范措施。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唐华俊、党组书记张合成分别致电慰问,给予深切的关心和支持,为中棉所防汛工作注入“强心剂”。
这一夜,所领导身先士卒、靠前指挥,在所领导的带领下,有人彻夜未眠,驻守科研楼大厅紧盯汛情;有人守在实验室严阵以待,时刻做好“战斗”准备。
“汛情就是命令!” 22日凌晨4:00,特大暴雨持续加重,雨水已经没过科研楼的第一层台阶,防汛形势十分严峻。所领导一声“集结令”下,大家迅速赶到科研楼开始抗汛“战斗”,甚至有人徒步冒着暴雨从所外赶来支援。
“风雨面前一起扛!”在家所领导亲临一线,中层干部带头,青年职工、研究生、棉花实验班本科生和留学生等成为此次抗汛的主力军,万众一心、齐心协力共同“战斗”。这一刻,大家不仅是家人,更是并肩作战的战友,众志成城抵抗暴雨的袭击。
“宁可全身湿透,也不能让研究所遭受汛灾!” 凭着这样的信念,“家人们”同结一心、分工明确,相互协作,争分夺秒,冒着暴雨,趟着齐腰深的积水运送沙袋,筑起防汛救灾“守护墙”。电梯停电,棉花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里的贵重仪器,都要靠大家徒手转运到高处,确保仪器设施安全。在“战士们”的共同努力下,上涨的雨水止步于科研楼最后一个台阶,成功避免积水灌入科研楼,防止造成更大的损失。与此同时,大家奋力保障国家棉花种质中期库安全。所幸,库内12000份珍贵种质基本没有受到影响,切实保障了“棉花种业芯片”安全。一顿忙碌之后,大家的脸上已分不清是雨水还是汗水。
“防汛抢险是担当,更是责任!” 大家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保障生命和财产安全,用实际行动阐释了什么叫责任。
暴雨过后,积水退去,为了尽快恢复生产生活秩序,中棉所坚持“汛退人不退”,第一时间组织党员、干部、职工和学生开展汛后恢复重建和生产自救工作,进行排水、清淤、消毒,及时恢复供电等。
风雨无情人有爱。连日来,上级领导的关心和慰问,兄弟院所的支持和帮助,温暖着每一个中棉所人。天灾面前,“中棉所精神”更加出彩,中棉所人坚信风雨过后终见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