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4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在新疆博乐市组织召开棉花新品种北疆现场观摩会,集中展示了中棉所153、中棉EB006、中棉所2218、中棉所10004、中棉所1903、中棉9134、中棉所65等棉花优良新品种,以及自主研发的智慧农业设施设备和种肥同播等关键技术。党委书记高雷,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宋国立,副所长马雄风出席会议,棉花领域科研、生产、加工和企业代表等参加会议。
观摩期间,参会人员深入田间,仔细查看各品种的株型、铃型、结铃数、抗病虫性等关键农艺性状,并实地观摩中棉所自主研发的智慧农业设备、水肥一体化、种肥同播等配套技术应用效果。育种专家结合田间表现,从生育期、适应性、抗逆能力到产量潜力、纤维品质及机械化采收适配性等方面,系统讲解了品种特性及其配套栽培技术要点。展示品种普遍表现出早熟、高产、品质优良、抗病耐盐碱等特点,配合轻简化和智慧化栽培管理措施,有效解决了新疆棉区早熟与高产、优质难以兼得的产业难题,为实现“良种+良法”大面积推广提供了系统解决方案。
会议期间举行了棉花新品种授权转让签约仪式,中棉所10004、中棉所65分别授权转让给中棉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新疆中农科芯种业有限公司,标志着中棉所最新育种成果正快速走向市场,为新疆棉花品种更新换代及单产提升注入强劲种源动力。
高雷在讲话中指出,近年来中棉所充分依托新疆优越的光热资源和生态条件,积极开展棉花品种的选育与评价工作,成功筛选出一批高产、优质、抗逆性强、适宜机械采收的“标杆品种”,同时持续深化与相关科研院所及企业的合作,以优质品种为核心,集成应用智慧农业、种肥同播等绿色提质增效技术,推动了优质品种的大面积示范与推广,为提升棉花产能提供了坚实科技支撑。中棉所将以此次观摩会为契机,进一步聚焦产业实际需求,加快推广高产优质品种,加强技术指导服务,促进良田、良种、良法、良机深度融合,为推动棉花产业高质量发展、保障国家重要农产品安全供给贡献更大力量。
此次观摩会为加快中棉所新品种、新技术在新疆的推广应用提供了重要平台,对提升棉花产业科技水平、推动棉花生产向轻简化、智慧化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中棉所深入践行国家队的使命担当,围绕“四个面向”开展科研攻关,推动科技成果向新质生产力转化。近年来,培育了一批适应主产区需求的优良棉花新品种,研发了一批助力棉农增收的节本增效关键技术,为新疆棉花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未来将继续以“中棉所精神”为指引,用突破性科研成果助力我国棉花产业实现新突破,展现新样貌,为实现量质提升和保障原棉有效供给贡献中棉所力量。

会议现场

查看棉花表现

中棉所10004签约仪式

中棉所65签约仪式

高雷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