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官方微信
微信公众号
  1. 当前位置:
  2. 首页» 首页栏目» 综合动态

中秋团圆日 繁忙中棉人

发布时间:2022-09-11 来源 :党委办公室 访问量 : 作者: 马金平 李鹏程 宋晓轩
【字体:

2022年9月10日,星期六,八月十五中秋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七师胡杨河市。

胡杨河市,共和国最年轻的城市,位于新疆北疆,与内地有两个小时的时差。9:45,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胡杨河试验站棉田里出现了忙碌的身影。

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长江育种课题组的杨代刚研究员说:“我们今年在胡杨河试验站种植了3000多份棉花材料,开展新品种选育与示范试验。我是8月4日到试验站的。今天下地采收棉花试验样品,对产量和品质进行分析测定,淘汰在当地表现不好的材料,表现好的寄到海南进行南繁,供明年继续试验。”比杨代刚晚到6天的生理生态课题组的刘瑞华和马慧娟,今天也下地开展试验调查与样品采摘工作。与先前到达的人员不同的是,8月中下旬抵达试验站的人员适逢疫情防控静默管理,需要经过隔离观察后才能外出下地,农药应用课题组的马亚杰隔离了3天,长江课题组的贺昆仑在两地先后隔离了7天。贺昆仑说:“我今天隔离结束就赶紧下地了。”

杨代刚研究员调查吐絮情况

刘瑞华和马慧娟采收棉花样品

马亚杰在准备无人机脱叶剂喷施试验

为落实党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农业农村部党组和中国农科院党组的有关工作部署,中棉所针对新疆棉花生产的快速发展情形,制定了“科研工作向新疆转移”的工作方案,号召广大科研人员到新疆去,为发展新疆棉花生产建功立业。为改善工作条件,拓展研究和推广工作范围,在北疆原有石河子综合试验站基础上增配3个试验站,胡杨河试验站是其中之一。

据胡杨河试验站的站长助理马金平介绍,试验站成立于2017年,有试验地300亩,常驻工作人员2人,主要是配合中棉所团队/课题组选育适合当地的棉花新品种、研究适合新疆机器采摘的栽培方法等,并负责试验地管理、为来站人员提供食宿服务。今年8月疫情防控静默期间,胡杨河试验站坚决服从团场管理,严格落实各项疫情防控措施,保障职工和来站人员的人身安全,确保试验正常进行。

同一天,在距离胡杨河市1300公里的天山南麓第一师阿拉尔市,中棉所阿拉尔综合试验站的640亩棉田里,分子育种课题组的袁有禄研究员也正忙着棉花选种工作,他说:“我是8月1日到达新疆,先后在昌吉、图木舒克等地调研棉花长势,9月6日到阿拉尔综合试验站。”土壤肥料课题组的董合林研究员与课题成员李鹏程和研究生骆磊等人,正在试验地里调查棉花吐絮情况:“我们是7月26日来到新疆,先后在8团、10团、12团等地棉区调研棉花干播湿出的产品和技术示范情况,前几天到的试验站。”相邻的另一块试验田里,棉花智慧栽培团队成员马云珍正在查看数据采集设备,“马云珍从播种至今没有离开过试验站,为团队在新疆开展智慧栽培的理论研究和技术推广示范作出了巨大贡献,为完成科研项目提供了重要保证。”团队首席李亚兵研究员介绍到。

袁有禄研究员在进行田间选种

李鹏程(左)、骆磊(中)、董合林(右)在观察棉花生长情况

马云珍(右)和研究生刘超群查看数据采集设备运行情况

“我1998年就到了阿拉尔,在9团组建试验站,当站长,就一直在新疆工作。设在10团的试验站新址是2014年建成的。”阿拉尔综合试验站站长李运海研究员说到:“这个站是中棉所新品种、新技术在新疆南疆推广的中试基地,也是与当地政府、兵团、大学、棉农开展合作交流的重要平台。常年有四五十人从安阳所部到站工作,针对南疆生态环境,选育棉花新品种、研究植棉新技术。”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在中秋节这个传统节日里,天山南北的中棉人传承弘扬“中棉所精神”和“兵团精神”,以发展新疆棉花生产为己任,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科研,做到“两手抓、两不误”。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中棉人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广阔的视野、更加坚定的信心,在棉花生产主战场勇攀高峰、勇立潮头,用创新和奋斗书写科技支撑乡村振兴新篇章,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上一篇:中秋团圆日 繁忙中棉人 下一篇:中棉所组织召开“主要经济作物优异种质资源形成与演化机制”项目启动会暨项目执行与管理方案交流讨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