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官方微信
微信公众号

适合晚播和麦棉间套种植的小麦新品种中33的选育

  • 获奖名称中国农科院科技进步奖
  • 获奖等级二等奖
  • 获奖年度1994
  • 本所排名第一完成单位
  • 添加时间2008-11-22
  • 访问统计
  • 获奖经历
  • 获奖人员 王洪森、鲍思敬、杨兆生、闫 俊、刘俊秀、徐国贤、张志华、梁文科、巩万魁、武芝霞、许红霞、姚长兵、强爱娣、国淑惠

成果信息

      小麦品种中33是1979年配制杂交组合,采用系谱法于1985年选育而成。1989年通过河南省区试,1990年由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992年列入农业部粮棉油优质高产良种扩繁与推广计划。该品种属弱春性丰产优质早熟类型。适播期长,耐晚播:黄淮地区可迟至11月上旬播种。早熟高产:适期播种情况下,六月初成熟。迟播情况下,比一般品种早熟5-6天,产量接近正茬小麦,亩产可达350-450公斤。矮秆抗倒、株形紧凑,适宜麦棉间套种植。品质优良:白粒、角质,千粒重45克左右,容重800克/升。籽粒粗蛋白含量15.23%,湿面筋含量35.84%。抗病性好:经植保部门鉴定,对小麦条锈主要生理小种高抗-免疫,白粉病轻,对纹枯病、赤霉病也有一定抗性。本品种1993夏收面积487万亩,累计推广934.7万亩,增收小麦1.91亿公斤。按农业部“农业科研成果经济效益计算”(不含下茬作物效益),获得经济效益7574.1万元,社会效益显著。
      (资料来源:王洪森先生提供)